电视摄像是一门有其自身基本规律的艺术,这是电视记者在拍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然而,当我们看电视节目和电影时,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记者拍摄的照片违反了电视摄像的一般原则,让人感到不舒服和遗憾。我总结了自己的采访经验,同时借鉴了电视前辈的教学经验,结合回顾中发现的问题,对电视画面构图和体育摄影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类,并总结了电视摄影中的20个禁忌,旨在与同仁们共同探讨,共同提高摄影水平,提高节目质量。
忌讳“七扭八歪”。如果我们拍摄的照片的水平线和垂直线不是水平的,并且照片中的人或物是向一边倾斜的,那么这张“七扭八斜”的照片就很难看。
有些记者习惯于用肩膀作为相机的水平线,因为一个人的肩膀是一个大约15度的斜面,而不是一个平面,所以靠肩膀找水平是不可靠的,必须用图像取景器的框架来找水平。应当注意,当采用正面构图时,大多数场景的水平线可以平行于图像取景器的水平帧。然而,当使用斜侧面构图时,物体的水平线通常与图像取景器的框架形成“夹角”。此时,不能依赖对象的水平线,但是应该使用对象的垂直线平行于图像取景器的垂直帧,从而获得水平效果。
第二,避免“越过墙思考”。当图片中的字符是由侧面或斜向组成时,字符有一个明确的方向——面向左边框边缘或面向右边框边缘。如果角色向右看,头部靠近右边的框架,而左边是空白,这就好像一个人在“穿墙思考”
当图片中人物的眼睛朝向一侧时,图片中较大的空白部分会放在人物的眼睛前面,这样在视觉上更舒适。相反,更大的空白留在字符后面,挡住字符的视线,使人感到不舒服。
三忌“横截脖子”。拍摄人物时,不要注意处理背景中的水平线——如地平线、水平面、电线、墙裙线、物品的水平轮廊线,这往往使背景中的水平线在人物颈部的位置,造成“水平线割颈”。
避免“水平切割颈”的方法是改变机器的高度。通常,水平线被安排在角色的肩膀下面。如果水平线被安排在角色的头部上方,它看起来也不舒服。
四忌“顶天立地”。在一些电视画面中,角色是全景的,他们的头压在框架的上边缘,脚压在框架的下边缘。在一些建筑中,上、下游廊线与画框的上、下边缘紧密相邻,并被固定在地面上。这就是所谓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拍摄全景时,要在主体周围留一个合适的空隙,避免“顶天立地”,以适应观众的欣赏习惯。
五是避免“缺边少边”。“边缘和边缘的缺失”是指在拍摄中景和全景时,主体应该保持的走廊线被挤出画面。在一些场馆,标志的两端会挤出一两个字符。有些角色要么没有耳朵,要么没有前额。有些建筑最初是根据全景来设计的,但它们“缺边缺边”,全景图也不完整。
拍摄“边缘很少”的中景和全景场景与只反映人物或场景局部的特写和特写场景有着本质的区别。尤其是全景图,如果缺少边缘,就不能被视为全景图。因此,构图要充分注意画面中主体的外走廊线,防止“缺边少边”。
六、避免“只注意一件事而忽略另一件事”。我们经常可以在屏幕上看到这样的中景和特写镜头:三四个领导同志站在主席台上,相框左右两边的两个人经常是“半身半脸”。这种“顾此失彼”的画面是因为记者只关心中间的主题,而忽略了身边的人。
要克服“顾此失彼”的问题,记者需要在考虑两边人物的同时,合理安排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他或她应该被安排在画面内或画面外,而且两边的人物永远不应该被“分成两半”。
七避免“头重脚轻”。有些摄影师在构图时有“头重脚轻”的习惯,经常把人物和风景挤到画面的上部,而画面的下部却没有被使用。
为了克服“头重脚轻”的缺点,记者需要肩负起相机,首先安排好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一般来说,主体上方留下的空隙应该比主体下方留下的空隙稍大,这样人们就不会感到“头重脚轻”,而是“脚踏实地”。八忌“剑”。有时我们可以在屏幕上看到这样的画面:人物靠近门窗,因为门窗框产生阴影,阳光照射在人物的脸上,使人物的脸黑白分明。这是拍摄角色应该避免的。
门窗框的阴影会在角色的脸上造成“光剑”,这不同于在树荫下或工作时角色脸上的树影。这种树影是无法回避的,也没有必要回避生活中自然场景的必然反映。当然,观众可以接受,而由门窗框产生的“光剑”应该避免。
九忌“生来杂草”。当图片中的主要人物与背景中的树干状物体重叠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棵“树”长在人物头部的顶部——人物的头部正好与背景中的树干在一条垂直线上;或者把一根电线杆放在这个人的头上——这个人的头在一条垂直线上,背景是电线杆。这是电视镜头中的禁忌,“杂草从零开始生长”
在设置主体的躯干状背景对象的位置时,要善于改变机器位置的角度,避免将主要人物和躯干状背景对象设置在一条垂直线上,从而克服“杂草自上而下”的问题。
十忌“摇晃”。有些记者在使用相机上的自动变焦开关或手动变焦杆时无法拿定主意。当拍摄推拉镜头或拉-拉镜头时,由于受力不均匀,拍摄的画面“颤抖”——推拉过程不是一个平滑的“匀速运动”,而是移动和停止,这是非常丑陋的。
为了克服“抖动”问题,我们在拍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选择自动变焦模式,以保持力度一致。当需要使用手动变焦时,应该特别小心地掌握好手来推和拉变焦杆,以便它总是以恒定的速度移动。
11避免“空”。“空”是指当记者使用摇摄和摇摄技术时,画面和左画面的画面内容是丰富的,但画面缺乏真实的内容,甚至是空白的,没有显示主题的画面内容。
抖动运动中图像“空”的原因是记者违反了抖动和运动的基本规律,坚持将两个本应分别拍摄的图像联系起来,缺乏必要的联系。如果摇动和移动镜头的中间部分没有真正的内容,那么这种摇动和移动有什么必要呢?
十二忌“沉浮不稳”。一些记者在使用体育摄影技巧时没有画出固定画面,而打开机器意味着推、拉、摇和移动。或者没有左画面和固定画面,推、拉、摇、动将在它们到位前突然关闭。这种“不稳定升降”的摄像机给后期的画面编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摄像机和固定画面不能正确拼接在一起。理论上,编辑需要“移动和移动”和“静态和静态”。实际上,大部分编辑是通过固定图片和固定图片来完成的。运动镜头的大部分编辑是通过将运动镜头的开始和结束固定一两秒钟,并通过左图像进行相位编辑来完成的。纯运动镜头很少在运动过程中用作拼接点。不稳定的图片会给编辑带来很大的困难。
13.避免“自由锻炼”。一些记者在使用体育摄影技巧时有更大的主观随意性。面对拍摄对象,是使用固定摄像机还是运动摄像机应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而定。我们绝不能忽视这种焦虑和不安。携带照相机意味着推、拉、摇和移动。情况不稳定。特别是,电视新闻电影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反映更多的图片信息,要求每张图片的长度稍微短一点,总是推、拉、摇和移动。每张图片的长度相对较长,这不适合新闻片在短时间内包含更多的图片,而且会让人看起来眼花缭乱,感觉邋遢。摄影新闻提倡者更经常地使用固定画面。
14避免“犹豫”。“优柔寡断”是指在拍摄体育比赛时,左画面的推、拉、摇和移动位置不准确。有些人不在原地移动,而是离开了画面。当他们觉得左边的图片不在位置时,他们向前移动一点。有些照片是用相机在头上拍左照片拍摄的。一旦你发现你的头抬起来了,稍微向后摇一摇。这种情况反映了一些记者在体育摄影中寻找左图位置时“犹豫不决”的心理状态。
为了防止运动摄像机左画面的“不确定性”,最好在开始录像前用演练的方法找出左画面的位置,在正式开始录像前找出左画面。
避免“快或慢”。一些记者在拍摄运动时动作太快,这使得人们在运动过程中无法清楚地看到图片的内容。他们中的一些人太慢了,似乎在拖着他们的脚,这让人们感到不舒服。
拍摄的运动图像看起来与人眼的运动速度相似,所以这个运动速度更合适。使照相机的运动速度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是运动摄影的一个基本原则。16避免“主题漫游”。拍摄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从左到右、上下波动、摇摆,甚至画出,有以下两种情况:
1.运动中的拍摄对象的拍摄范围太小,导致运动中的对象的部分绘画——例如,当人的手臂或手中的物体移出绘画时,或者当人坐着站着时,人的头部被拉出绘画。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记者被要求以一种大的而不是小的方式来看待这项运动的主体。
2.相机的移动速度比主体的移动速度快或慢,导致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摇摆甚至画出。要克服这个问题,不仅要保持取景范围过小,还要注意使相机的运动速度与拍摄对象的运动速度大体一致,同时要注意掌握运动对象运动速度的变化,从而掌握“前进量”来改变拍摄的运动速度。在拍摄体育新闻时,我们应该注意避免这种问题。
十七忌“长可乐抖”。一些记者经常肩上扛着照相机,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物体。由于长焦镜头容易使画面抖动的特点,即使相机被稳定地携带,画面抖动也是不可避免的。
当使用不带三脚架的肩扛式机器操作时,除了长焦的特殊效果外,应首选标准镜头或广角镜头,并且应尽可能少使用长焦镜头。这就要求记者克服惰性,走得更远一点,用相机靠近拍摄对象拍照,以避免“长焦距抖动”,获得稳定的图像。
此外,由于空气中介质的影响,长焦镜头拍摄的图像清晰度也不好。选择标准镜头,尤其是广角镜头,也有提高图像清晰度的效果。
18避免“穿越轴线”。轴定律要求当电视记者拍摄具有明显方向性的物体,尤其是运动物体时,摄像机的位置不能与假想轴交叉180度,否则就是“过轴”。
交叉轴拍摄加上交叉轴编辑会给观众造成视觉上的混乱。例如,第一张图片显示一辆汽车向右行驶,接着第二张图片显示汽车再次向左行驶,使观众无法理解汽车行驶的方向。这是由于离轴拍摄和离轴编辑。
假设拍摄了一辆行驶的汽车,并且后期编辑的长度至少需要两张图片,那么我们只拍摄了两张图片,并且这些图片分别是在汽车的180度轴的内部和外部拍摄的,并且编辑是麻烦的——无论如何,这两张图片不能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在特殊情况下,我们可以拍摄几个特殊的镜头来处理过轴拍摄,例如,拍摄一个远距离或全景来反映一辆汽车在变道后改变其行驶方向;当拍摄一个场景时,汽车的前部来了或者后部离开了,这个场景最好是特写镜头。在以后的编辑中,这种特殊的镜头应该插在两幅过轴画面之间,以减轻主体视觉方向上的过轴给观众造成的混乱。
避免“没有主题”。记者在拍摄时应该充分利用画面语言。画面的语言是画面的主题,告诉观众什么。这就要求记者熟练掌握拍摄技巧,注意特写、特写和中间场景的拍摄,处理好主体和伴随体的关系,突出主题,使人一目了然。如果你拍摄一个领导者的检查,你需要一个主要领导者的特写或特写。有些记者为了方便起见,使用了中景或全景摄影,没有处理好主体和伴随主体的关系,让观众看一条新闻,但他们不知道谁是主要领导者。
二十忌“后退”。当一些记者拍摄诸如慰问和视察领导人等新闻时,他们站在领导人身后,他们拍的所有照片都是他们的背影。当然,这并不是说你不能给自己的后背拍照。你的背需要拍些照片。然而,使用后视镜头拍摄领导视察等图像并不理想。这就要求记者不仅要在采访中敏捷,还要练习好的腿法,快速跑到领导面前,拍摄更多正面照片。
摄影艺术博大精深。学习商业很有趣。